文 | 四月在线白银配资
编辑 | 四月
你刷短视频时,肯定听过这样几句歌:“谁不是一边受伤,一边学会坚强……”这首歌的歌手,正是火遍全网的海来阿木。
他不是科班出身,但凭借一腔热血和多年的生活磨砺,在民谣和网络音乐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,成为了“逆袭代表”。
然而,这位被网友称为“彝族骄傲”的音乐人,却在去年被前妻的一篇长文拉下神坛——家暴、出轨、忽视女儿病情,甚至被指责“亲手害死亲生女儿”!
这些指控的每一个字句,像锤子一样击碎了公众的信任。
展开剩余88%曾经感动无数人的海来阿木,如今却被骂得一塌糊涂。到底是误解,还是他真的不可饶恕?
很多人是从《阿果吉曲》这首歌认识他的。
这首歌,原本是他写给早早离世的女儿的悼念曲,一首撕心裂肺的告白,歌词情真意切,旋律哀婉动人,仿佛从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流淌出来的血泪。
无数听众在深夜里一遍遍循环,只为在他的歌声里寻找共鸣与慰藉。
那一刻,海来阿木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“悲情父亲”。
然而,当幕布落下,真实的生活远不止舞台上那短短的一首歌时,父女情背后的真相,比歌词里所描绘的还要残酷。
当时妻子怀孕,海来阿木正值事业起步,四处奔波参加选秀。
女儿刚出生不久,他就提出离婚,哪怕妻子还在坐月子,哪怕孩子需要母乳喂养,他也没有多待一刻,毅然离开了家。
当女儿生病时,他做出了一个至今让前妻无法原谅的决定: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,他坚持将女儿带去一家没有正规医疗资质的小诊所。
他坚称那是“朋友推荐的土方”,却忽略了孩子病情需要正规治疗的现实。
前妻在控诉中写道:“孩子高烧不退,反复抽搐,我跪着求他带孩子去大医院,他不肯。他说小诊所方便,不用排队,他说没事,是我太紧张,但就是他的这个决定,让我们再也见不到我们的女儿。”
这段话如同重锤,狠狠击中了所有曾为他落泪的歌迷。
我们曾以为他是一个为了梦想忍痛做出选择的父亲,一个在命运与责任之间挣扎的普通男人。
然而,现实却逼我们承认:那并非一场无奈的选择,而是一次自私、草率,甚至不可原谅的错误判断的悲剧。
他为此写下了《阿果吉曲》,唱得泪流满面,但这首歌,真的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情?
还是为了洗白他在这段亲情中无法逃脱的责任?
如今我们只知道,有一个女人,在失去孩子后,还要被迫看着“悼念者”在舞台上被万人追捧,而自己却要在微博上不断回忆那段最痛苦的往事。
在真相面前,曾让无数人动容的歌声,越来越刺耳。因为它不再是单纯的悲伤,而是带着推卸责任、粉饰自己和利用他人痛苦的色彩。
从最初住在出租房的小夫妻,到登上央视舞台的“短视频歌神”,海来阿木的逆袭故事看起来就像网络小说的情节。
但我们不得不问:他这条路,到底踩过多少人的肩膀?
在早年的婚姻中,他自己曾说是“被家人逼着结的”,而参加选秀的决定,却是在妻子即将生产的前夕做出的。
梦想固然重要,但现实更为残酷。一个准备临盆的女人,一个需要照顾的家庭,似乎在他眼中都不如聚光灯下的表演。
后来,他遇到一个有热爱音乐、有工作、有情有义的女人——陈琳。
陈琳顶着家人的反对,嫁给了他,还陪他一起守酒吧、熬低谷。
这段感情确实感人,但仔细想来,难道这不是他用另一个女人的青春换来的幸福?
如果前妻所言关于婚内出轨属实,那他与陈琳的感情便不再纯粹。
如果他家暴,那么他的人设将轰然崩塌,曾经的“丧女父亲”形象将摇身一变,成为“冷血渣男”。谁还能分清真伪?
更令人惊讶的是,在前妻那篇直击人心的长文发出后,所有人都在等海来阿木哪怕一句回应——否认也好,道歉也好,甚至发个声明请律师澄清都能算是一种态度。
可是,他什么都没做,没有一句回应,没有一个表情的波动。
他继续唱歌、继续开演唱会、继续和粉丝打PK、接通告,偶尔还在社交媒体晒出与现任的恩爱合照。
一切似乎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。
然而,最令人心碎的是,他的前妻在发文几天后,突然注销了所有社交账号,仿佛从网络世界彻底消失。
她没有借机炒作,没有反复拉扯,只是在倾诉完所有愤怒、痛苦与遗憾后,选择关上那扇曾让她千疮百孔的大门。
她并不是想博取眼球,她只是想要一个交代。
她把在婚姻中受的苦、压抑的委屈、面对孩子骤然离世时的崩溃与绝望,全都倾注在那篇文字里。
文字一出便是诀别,她不是为了赢得同情,而是为了争回一点尊严。
然而,舞台依然存在,聚光灯依然闪烁,海来阿木的人气几乎没有丝毫下滑。
他依旧被粉丝视为“草根逆袭”的代表,依旧受邀参加各大晚会,依旧有人称他为“励志歌王”,甚至有粉丝为他辩解:“不管怎样,他的音乐是真诚的,他的歌声曾陪伴我们许多个夜晚。”
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,但如果这所谓的“真诚”是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废墟之上呢?
有时候,真正打动人的,不是歌曲有多好听,而是歌者是否真正在生活中有过真实的感受和理解。
当我们发现,那曾经感动我们的声音,已脱离了共情、背离了人性,那种“感动”便成了令人不寒而栗的讽刺。
海来阿木的成名之路,像极了一部热血逆袭剧,但现实终究不是剧本。
他不是小说男主,而是一个有血有肉、带着过去的人。
他的歌声可以抚慰人心,但他的沉默,也足以刺穿人心。
如今,他的事业依然红火,生活看似幸福,但那一纸控诉、那一个失去的婴孩,早已成为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阴影。
不回应、不解释,并不代表没有真相;继续唱歌、继续笑着,并不代表伤害从未发生。
也许,我们无法给这场舆论定论,但我们有权利去追问那首让无数人落泪的《阿果吉曲》,究竟是出自悔恨的灵魂,还是一位艺术家的手段?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,你会因为这些指控而否定他的音乐吗?
发布于:山东省